首页 > 思政研究 > 正文
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涵育青年创新精神
2024-08-27王丽萍 兰桂萍

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大学生是青年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活力是高校思政课的时代命题,对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一座精神富矿,要善于从中挖掘育人资源,涵育新时代青年的创新精神。

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改革创新的精神基因。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指引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史,是一部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历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是对中华民族革故鼎新优良传统的继承弘扬,也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品格和精神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和延安精神等之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创新精神深寓于“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以及西迁精神等之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铸就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闯敢试、勇于创新,互利合作、命运与共”的改革开放精神,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创新精神彰显为“开拓创新”的脱贫攻坚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科学家精神、“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勇于探索”的探月精神、“自主创新”的新时代北斗精神等。改革创新精神的实质是“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品格,是勇于破除陈旧的观念和僵化的思维,敢于涉险滩、闯新路、为人先的历史主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藏着丰富的改革创新理论成果和经验总结,为培育青年的创新精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滋养。

深刻理解改革创新精神的价值意蕴。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能够激发人们干事创业、砥砺奋进的斗志,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于现代社会而言,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具有激发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矢志创新的精神动力价值。于个人而言,改革创新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具有内在驱动价值、活力激发价值和潜能开发价值,能够引导正确方向、激发精神动力、塑造健全人格。涵育新时代青年的创新精神,要引导青年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维度深刻理解创新是第一动力,增强对改革创新的理性认知。要引导青年运用历史眼光,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改革创新精神的生发逻辑,剖析其蕴含的特质、品格、风范、价值,充分认识改革创新是解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成功密码之一,增进对改革创新精神的情感认同。要引导青年面向世界,从世界维度深刻理解创新能力是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改革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此外,还要教育青年深刻理解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在专业学习中努力攻坚克难,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勇做改革创新的探索者、实践者。

探索涵育新时代青年创新精神的实践进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具有强大的实践力量和重要的教育价值。涵育新时代青年的创新精神,要遵循“大思政课”建设路径,融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拓展多维立体育人格局。一是聚合多元主体,培育协同育人大师资。思政课教师队伍要依托思政课程主渠道,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阐释改革创新精神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教育青年大学生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改革创新的立场、观点、方法。专业课教师要善于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挖掘课程思政资源,结合学科前沿,融入时代案例,引导青年大学生掌握学科专业中的改革创新元素。要善于链接校外师资,将科技工作者、党史专家、理论宣讲员、创业精英等请进校园,推进改革创新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整合多样资源,组建融合育人大平台。要活用红色资源,依托党史文献资源、红色教育基地、革命文物等,讲好中国共产党的创业史,从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探源改革创新。要用足时代资源,讲好新时代改革的顶层设计,阐明中国改革的政策逻辑,以改革创新成果充实课程内容。要挖掘本土资源,推动重庆改革创新的成功案例进课堂,持续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三是统合多维空间,建好立体育人大课堂。要合力打造创新创业空间,设立创新实验室,提供科研训练项目,鼓励创新创业实践。要打造创新创业数字空间,开发数字创新课程,鼓励大学生探索新技术。要建设创新创业社会空间,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举办科技创新竞赛、创新创业主题活动等,营造追求创新、崇尚创造、激励创业的社会氛围。

作者:王丽萍,兰桂萍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师范大学分中心,本文为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1YBCS28、24SKGH063成果

来源:《重庆日报》


打印复制链接
重庆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主办
Copyright © 2019 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32号 渝ICP备0600506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