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大先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要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以“政治的高度、理论的深度、知识的广度、教育的温度”讲好新时代思政课“大道理”,自觉做好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引路人。
以“政治的高度”讲好新时代思政课“大道理”
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新时代思政课讲出政治的高度,是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要求,是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思政课的本质。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以“政治的高度”讲好新时代思政课“大道理”,一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思政课教师提出“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其中“政治要强”是首位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思政课教师的鲜亮本色。只有思政课教师本人“信马、言马、讲马”,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理直气壮开好讲好思政课,才能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真信、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二是严守政治底线。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师掌握着思政课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思政课教学中务必讲准、讲清、讲透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建设、发展,从最初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提出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沿革。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批判马克思主义、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
以“理论的深度”讲好新时代思政课“大道理”
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方法,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思政课内容丰富,体系深邃,必须要立足现实,从学理上深入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逻辑,使学生领悟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做到以“理论的深度”讲好新时代思政课“大道理”,一是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做到“不怕问”“答得出”“解了惑”。为此,作为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系统学习和研究,牢牢掌握贯穿其中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升自身理论修养,获得思政理论教学源源不绝的“活水”。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思政课有其特殊性,在讲述过程中要注意讲清楚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在实践中应用与检验。为此,新时代新思政课教师讲思政课要深入了解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和民情,分析和研究国际国内热点问题,把教材语言转化成教学语言,用接地气的话语让学生感知理论鲜活有用,做到“真讲、讲真”,切实提高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出勤率、抬头率、点头率、微笑率”。
以“知识的广度”讲好新时代思政课“大道理”
思政课教学涉及知识内容多、学科范围广,思政课教师若没有宽广的知识储备和眼界胸怀,是难以上好思政课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以“知识的广度”讲好新时代思政课“大道理”,一是具备宽广的知识视野。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才能生动、深入、具体地纵横比较,把新时代思政课“大道理”讲准确,讲明白、讲清楚,讲透彻。要改变传统教学“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的观念,树立新时代思政课理论教学“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长流水”的理念,本着开卷有益的原则“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通过原原本本、原汁原味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准确领会把握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理论内涵和立场观点方法,切实增强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二是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进入新时代,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思政课教师要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三是具备宽广的历史视野。要不断拓宽历史视野,胸怀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史、一百多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史、七十多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五百多年的社会主义史和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通过纵向比较探寻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总之,进入新时代,面对国际新形势、国内新情况,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才能生动、深入、具体地纵横比较,把新时代思政课“大道理”讲明白、讲清楚。
以“教育的温度”讲好新时代思政课“大道理”
亲和性是思政理论课的价值支撑,思政课教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包容度。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以“教育的温度”讲好新时代思政课“大道理”,一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作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教师。二要用深厚的情怀打动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应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和交往,尊重个体差异,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在科学分析学情基础上,从学生个体成长规律出发,重视学生偏爱与兴趣,基于个性与爱好,开展灵活多样的调研活动,让学生勇于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来,实现知行合一,增强学生理论自信。以“活的内容、活的形式、活的方法”打造面向学生兴趣爱好的动态思政课堂,积极开展师生互动,才能把思政课变得有滋有味,变成有生命力的课程,从而激发学生思想认同与情感认同。让新时代思政课堂提质升“温”。
思政课教师是传道授业的“大先生”,作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和重担,以“政治的高度、理论的深度、知识的广度、教育的温度”讲好新时代思政课“大道理”,对老问题有新见解、对小问题有大见解,对大问题有妙见解,对难问题有真见解。守住、守严、守好思政课堂主渠道,把思政课“大道理”讲准、讲顺、讲清、讲透、讲活,用心激励、培育和指引每一个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卓越的时代新人。
(作者 杨林刚 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窦金焕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