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政研究 > 正文
思政聚焦 | 冯伶莉:打开思政课“引进来”“走出去”的双通道
2023-03-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承担价值塑造职责的德育排在第一位,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思政课建设是一项潜移默化的育人工作,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在保证思政课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的基础上,打好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组合拳”,打开思政课“引进来”“走出去”的双通道。

undefined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开展

 2022年“国庆大思政课”


引入新模式

为思政课建设注入新动力


以我校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为例,我们探索构建思政课建设“五个三”新模式,实现思政课创新发展。“五个三”新模式,即将“三观”“三全”“三进”“三爱”“三学”融入思政课建设,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观”教育为思政课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为思政课建设途径;以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活动为思政课建设总抓手;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三爱”教育为思政课建设主要内容;进而实现培养学生学知识、学方法、学习惯的“三学”思政课建设目标。


开展“五个三”思政课建设,有效推动了思政课向多样性方向发展,丰富了思政课育人形式,提升了思政课育人效果。在“五个三”思政课建设机制下,我们在传统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辟出形式多样的思政课教学形式,改革此前思政课教师一方主导的灌输式、说教式教学模式,形成学生课前查资料、课上认真听课、课下参与实践活动、活动结束有感悟有收获的新局面。


汇集新力量
为思政课建设注入新活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力量入驻思政课,能够为思政课建设增添新活力,推动思政课向好发展,帮助学生以更从容的姿态投身其他学科学习,掌握跨学科知识和迁移本领,为顺利投身社会实践夯实基础。这些新力量既包括其他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教师,也包括来自社会各行业领域的新人物、新理念。


以我校为例,学校以引入思政课建设新力量为目的,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针对性地设置科研配套激励措施,创建4个课程思政专业教学团队,有效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完成“课程思政”特色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制,让61门专业课程飘出“思政味”,其中“导游业务”课程成功获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通过体系建设、要素融合、分类指导,把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了思政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课程建设目标。


立足专业
积极推动思政课“走出去”


为了更好地提升思政教师的政治素养,我校采取了思政教师“走出去”的策略,即让教师和教学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大课堂”。例如,在思政教师队伍中开展以“寻足迹,悟初心,炼本领,提修养”为主题的系列实践研修活动200余人次,教师们走进浙江嘉兴南湖学习伟大建党精神,走进福建古田重温古田会议精神,走进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领悟党的“赶考”历程,走进江苏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重温革命先烈的悲壮故事,走进重庆红岩魂陈列馆追忆红岩精神,走进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领略新时代科技带给思政课程的巨大变化,走进建川博物馆,从身边的文物探察祖国建设征程中的伟大发展。


提升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与提升思政课魅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校全力将思政课打造为青年学生向往的热门课。将思政课堂开设在革命故事的发源地,带领学生走进红岩革命纪念馆,在感悟历史、缅怀先烈中坚定理想信念;将思政课搬到荧幕前,组织学生观看《烈火中的誓言》,真实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斗争精神;举办《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画展,在提升青年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不只是教师学生走出去,还要让思政课形成的教学成果走出去。师生共创的微电影《初心》从全国294所高校报送的325部微电影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我心中的思政课”——第三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一等奖。


在思政课建设的漫漫征程中,坚持改革创新,打开“引进来”“走出去”的双通道,才能为思政课建设迎来更好的明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打印复制链接
重庆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主办
Copyright © 2019 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32号 渝ICP备0600506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