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政研究 > 正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经验呈示
2022-10-10许瑞芳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设置是我国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思政课建设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事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巩固,更事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各类学校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校思政课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

一、明确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定位

从本质上看,思政课是国家传递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是体现国家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党坚持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明确思政课在学校教育中的课程定位,把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

其一,彰显思政课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更加明确地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随后颁布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强调,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新修订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分别是高中阶段与义务教育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课程定位早就被提出,但主渠道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内部,从课程教育与日常教育的关系角度,对思政课进行课程定位”。[1]尽管“主导”和“关键”都有表达“起决定作用”、“最重要”的意思,但从“主渠道”到“关键课程”的话语递进,进一步彰显了思政课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而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定位,强化了新时代办好思政课是学校教育的使命担当。

其二,突出思政课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一课。“立德”是“树人”的先决条件。“德”作为学生个体实现全面发展的核心,统摄着学生各项素质的整体发展。大中小学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思政课对其精心教育与引导。学生是思政课教学的对象,要以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基于这个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反向设计和建设思政课。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注重提升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获得感,体现的就是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中,“学生”作为仅次于“思政课”的关键词,出现的频次高达65次。思政课事关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关系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课程,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的定位。思政课建设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研究新时代青少年学生成长发展的新特点,掌握他们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探索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教学的新规律,突出不同学段培育目标各有侧重的内涵要求,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更好地发挥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向与引领作用。

其三,提升办好思政课在治国理政中的战略定位。办好思政课意义重大,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完成。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既要承前启后,又要继往开来,为学校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锚定具体方位。“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2]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指示诠释了办好思政课在党中央治国理政全局中、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战略意义。新的历史方位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学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筑牢学生的思想防线,才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是教育的历史责任”,[3]更是学校思政课的历史责任。立足“两个大局”办好思政课,“拓展了办好思政课建设意义的视野”[4]和战略高度,也确保了思政课建设的方向性、思想性、时代性和适应性。

二、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体系的立体化构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思政课建设加快了系统性建设,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总体目标以及分学段具体目标要求设置课程,科学构建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到研究生整体架构、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党和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与《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等文件,全面规划了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的构建,使思政课的建设格局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创新性。

1. 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纵向衔接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推进思政课守正创新、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效能的一项重要工程。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第一次从中央层面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称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课课程名称统一规范化。各学段思政课的内涵属性和指称的一致,有助于各学段的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的发挥,并体现一体化育人的逻辑。

在理念上,“一体化”的提出遵循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与认知特点,秉持价值一致、目标一体、打破学段区隔,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的有机融入及科学转化。学校思政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内容主线贯穿全学段,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进行顶层架构,为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理念引领和原理支撑。进而,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阶段分别设置“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思想政治理论课”,着力研究和解决不同学段课程目标、内容、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方式等要素相互衔接的问题。在实践上,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建立起符合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的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内容序列。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推进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的有机转化,使教学内容符合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减少知识重复、倒挂情况的发生,提升了学生对思政课内容的新鲜感与获得感。构建“启蒙—体验—常识—理论—探究”的“全链条”教学模式,破解教学理念、设计、内容等方面存在的断层、重复、跳跃等实施难题,实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各个学段思政课教育教学“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有机统一”的步步提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全学段的及时融入与有效实施。

2. 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横向贯通

虽然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但是不同的学科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够发挥隐性的育人功能。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各学科课程教学“两张皮”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在此基础上,课程思政应运而生。课程思政是在思政课之外的其他课程教学中挖掘其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或价值教育资源,进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思政课教学主渠道的延展拓深,能够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发挥横向协同育人的效应。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结合不同类型的课程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设计融入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设计中。与此同时,中小学校也启动了学科德育建设,挖掘语文、历史、数学、体育、地理、美术等学科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各级各类学校以打造“互为催化、良性滚动”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发展共同体为着力点,贯通学段资源,深化学科互鉴,探掘育人潜能。课程思政建设已初显成效:选树了一批课程思政建设先行校,涌现了一批教学名师和团队,培育了一批示范课程,研制了一批教学指南,为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范本与参考,教师的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得以提升,课程育人合力得以加强。

3. 加大“大思政课”统摄下校内校外的协同共育

思政课教学向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6]突出了思政课面向社会生活的实践教学导向。“大思政课”的提出,是对立足“两个大局”办好思政课具体路径的诠释,既可基于当下社会生活的各种生动实践,又可溯及百年党史的生动素材,推进理论教学与实景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新时代大背景与大格局中打造“沉浸式大课堂”。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通过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不断扩大育人主体、延伸育人内涵,推进优质育人资源的流通、共享与互补,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新的支撑和契机。思政课教师应聚焦思政课教学实际需求,更加充分地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场馆、文化科技场馆等社会教育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联动,打造“网上云课堂”,推进“开门办思政”教育实践。“大思政课”能够使青少年学生亲身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一步联结学生个体与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使得他们能够自觉地投入到服务于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等家国大事、宏大主题的实践中”,[7]强化实践体验和感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和使命担当的践行。

4. 形成“学科—学院—专业—课程”的联动发展

十年来,围绕办好思政课的目标,构建了“学科建设—学院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互为支撑的联动结构。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引领。思政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的综合性课程,自2005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为思政课的建设提供了丰厚的理论支撑与学术滋养。在思政课建设和实际的教学中会面临很多问题,也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分析、解决。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发展规划、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教材编写等方面与思政课建设有同构性,能指导与引领思政课的优势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保障。2015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提出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强化“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政治导向。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具体承载了维系思政课建设人力、物力、财力相关要素的体制机制设置、政策举措落实等任务,为办好思政课提供了强有力的阵地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建设是根基。2018年起,高校首次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供给建构了完备的本硕博一体化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提供教学实体的专业保障。学院、学科、专业与课程的联动发展,形成了思政课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建设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新格局。

三、用党的创新理论筑牢学校思政课教材建设的“魂”

教材建设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础性工程。“教材是国家事权”的战略定位决定了思政课教材要彰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独特的真理性和权威性,要及时地吸纳党的创新理论,以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进入新时代以来,为了及时融入党的十八大精神、十九大精神,在“一纲一本”政策的指导下,把高校思政课教材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行了多轮修订;与此同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中小学阶段的“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标准以及教材都相应进行修订,中小学思政课进入“一标一本”的建设阶段,思政课教材建设更具政治性、思想性、时代性和规范性。

2017年,国务院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对思政课教材推行统编统审统用机制。统编统审统用机制的确立,明确了思政课教材的“国定制”,确保了思政课教材的权威性与严肃性,有利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宣传。统编统审统用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教材编审的专业力量,提升了思政课教材的编写质量和专业水准。统编教材是思政课教师实施教学任务的依据,能够“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8]“有了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教育就有了体现国家统一的框架”,才能塑造“同一性、共同性和‘我们感’”。[9]作为国家课程,思政课有其特殊的课程性质和使命作为。国家教材委员会的设立为学校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机制,也为强化各部门协同配合、形成良好的协作格局创造了有利条件。思政课教材实行统编统审统用的“国定制”,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国情与实际,吐故纳新地推进教材的编写与修订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思政课具有与时俱进的课程品质,思政课统编教材建设要及时吸纳党的创新理论。2021年,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明确指出,思政课是集中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渠道和关键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及时融入课程教材的编写和修订中,以筑牢立德树人思想之“魂”,让青少年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全面了解、系统掌握,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同时,组织编写了大中小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作为重要教材,于2021年秋季学期作为思政课重要必修内容开始在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统一使用。思政课教学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新时代的大中小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思政课教材要及时体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经验的内容,让学生坚信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外,思政课教材编写还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新研究进展纳入其中,将理论体系转化为教材内容体系,以更新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所学习吸纳的内容是基础的、权威的和前沿的。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并非局限于教材。面对纷繁复杂各种信息的冲击,思政课教材的权威性受到挑战,编审水准的要求更加严苛。因此,要“以高水准教材为遵循”,强化对思政课教材的研究与编制,以一体化的思维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及其配套用书的建设和管理,构建大中小学立体化的思政课教材体系。

四、聚焦关键主体,加快思政课教师队伍提质增量的发展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是学校思政课建设的关键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专门面向各学段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为实现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队伍方面的政策支撑。

1. 聚焦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提质赋能

“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0]思政课教师担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进而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承担着“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1]的重要使命。思政课的特殊性更是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从政治关、师德关与业务关等方面为思政课教师队伍提质赋能。

严把思政课教师“政治强、情怀深”的政治关。为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要求,高校新任专职思政课教师原则上是中共党员。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则强调,“加强党建引领,优先发展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入党,培养和选拔优秀党员教师担任思政课教师,不断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党员比例”。对于思政课教师党员身份的要求,一定程度上是从思想觉悟层面确保了其政治信仰的正确性与坚定性。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仁爱情怀和传道情怀。作为传道者的思政课教师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才能传好道,才能成为先行者和领路人。教育者只有在思想政治品质上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只有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引导学生的思想成长。

严把思政课教师“自律严、人格正”的师德关。师德师风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在师德关上,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提出“严把选聘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师德高尚的人讲思政课”。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则要求“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中实行‘一票否决’”。师德师风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实践和言行举止中,思政课教师要做到在教育教学中守住“讲政治”的底线,做到言行雅正,把对学生品格的塑造融入理论知识的传授中和学科能力的培养上,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学生品格成长的示范者和引路人。

严把思政课教师“思维新,视野广”的业务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12]上好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一论断既为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方向标,也对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准提出了具体要求。思政课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党史等多方面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对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要求很高。思政课教师“除了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之外,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13]为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业务能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强调,要“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全员培训、专题研修,确保实现全覆盖”,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培训体系。通过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攻坚计划,“一校一策”推动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研修基地建设,举办“周末理论大讲堂”等骨干教师研修班,建立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等举措,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涵养和教学水平。在“国培计划”中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训,培养“种子”教师。建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轮训制度,开展全国班主任和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等举措,着力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师德师风、形势与政策的学习教育。

2. 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待遇保障,扩容增量

除了聚焦对思政课教师素养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外,教育部还通过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建立健全相关的体制机制、提供待遇保障等举措,大力推动各地各校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在核定编制时要充分考虑思政课教师配备要求。高校要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并尽快配备到位。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小学低、中年级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思政课教师,小学高年级思政课教师应以专职为主……初中、高中应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同时,还提出应建立健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准入制度与退出制度。此外,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考核评价、奖惩升降、待遇津贴、学术交流、培养培训、实践研修、经费保障等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明确了国家、地方、学校在其中应承担的职责。

这些举措的提出和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为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以及队伍的扩容壮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截至2021年底,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万人,较2012年增加7.4万人,比2018年增加5万多人,教师配备总体达到师生比1∶350的要求。与其同时,为提升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质量,“要求切实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配备管理,全面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中小学思政课师资队伍进一步得以优化。迅速壮大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学校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办好思政课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以及数量充足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14]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大规模扩容增量,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存在年龄、职称同质化现象明显等问题,后续培养发展有一定挑战,整体结构也不够科学、不够合理;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职人员数量不足、专业能力不强、学科地位不高的“三不境遇”现象仍然普遍存在。[15]此外,如何在一体化建设的格局下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一体化建设也是后续发展需要着力的要点。

五、打好组合拳,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是检验思政课教学质量、衡量思政课建设水平的关键。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6]思政课教学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要通过打好组合拳,提升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1. 确立了“八个统一”的教学遵循

“八个统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的具体要求,是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根本遵循。“八个统一”具体包含: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八个统一”既体现了内在的辩证关系,每一对关系又是相辅相成,反映了对思政课教学活动本质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可以视为是指导思政课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基本原则。“‘八个统一’是我们在新时代推进思政课建设和教育教学的科学指针和基本原则。其中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具有直接而管用的指导价值。”[17]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灵活运用 “八个统一”的教学原则,关注学生的获得感,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性。

2.探索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需要做很多创造性工作。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18]党的十八大以来,案例教学法、专题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教学方式方法在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教学中被广泛采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被积极运用;同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对于学生的思想道素养的培养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一项针对上海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按照使用频率高低依次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讲授式教学法、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法、实践教学法,这说明各学段思政课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丰富多样的。”[19]这既充分彰显了各级各类学校在落实思政课课程设置、统编教材使用与教学任务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按照学情的不同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路径,推进教学目标的达成。2020年教育部在全国高校启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工作,在北京市推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生动实践”案例教学,在上海市开展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手牵小手”结对共建,在吉林省实施“学习筑梦”思政课选修课建设,在江苏省探索网络、课堂、实践“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等多达32个教学模式改革创新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思政课教学通过技术赋能,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自2013年“中国慕课元年”起,思政课也开启了“慕课”在线教学改革历程。尤其是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逐步成熟,多媒体技术、VR、AR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给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思政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生机。教育部遴选培育的一批思政“金课”就有不少是在线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开启了智慧教学,网络上丰富的资源也进一步充实了教学内容,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打造高效的课堂。同时,优秀的线上思政课教学资源也便于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一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均衡和共享。尤其是2020年之后,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大规模在线教育的背景下,思政课在线教学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考验,成了一种教学新常态。但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思政课在线教学也有其局限性,如线上直播课学生参与度不足,容易受制于网络信号与网络教学平台的规约等。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思政课应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式的迭代升级。

总体来说,经过十年的发展,学校思政课建设既守正又创新,整体进入了质量提升与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学校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立“大思政课”建设思路与推进方案,以“大目标”、“大理念”、“大格局”进一步推动思政课建设。

要立足“大目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大目标,精准把握当下学校思政课建设中的症结所在,破解思政课建设中仍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内容一体化贯通不深、各教育主体协同意识不强、课程思政“表面化”等诸多重点与难点,纵向推进课程教材体系的一体化建设,横向协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构建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立体联动的育人体系,引导学生成长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能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要深化“大理念”。“大思政课”作为一种建设理念,需要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基于大中小学纵向衔接,学校第一课堂、校内外第二课堂和网络第三课堂横向贯通,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建设思路,整合教育系统内外各类资源,汇聚优势力量进行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优化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发挥社会教育优势,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将各种育人资源用于学校思政课建设,拓展教育空间,丰富教育内容与教育途径,建设“大课堂”。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集专家指导、集体备课、教学示范、自主学习、审核评估和研修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性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的建设,加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建设使用,打造“大思政课”云平台,搭建大资源平台。以建强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为目标,提升全员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在塑造“大先生”的同时,积极聘请党政领导、企事业单位管理专家、社科理论界专家、科学家、各行业先进模范等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多方位建好“大师资”体系。

要拓展“大格局”。思政课建设要立足社会大系统,拓展育人大格局。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家庭、学校、社会缺一不可,这三个主体在大系统的整体运作中,发挥着各自独特的力量。办好思政课不仅需要放在学校小系统、也需要放在社会大系统予以整体性、开放性的认识和统筹规划,要集聚系统内外力量,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系架构和文化土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不断增强铸魂育人效果。思政课建设要立足时代大背景讲好中国故事。在“两个大局”中,办好思政课既要根植于中华民族之维,又要面向人类未来发展之维,引导学生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树立文化自信,强化历史认同,把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联系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理念与中国方案,自觉地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激发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精神。思政课建设要顺应历史大潮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在百年党史的传承中,在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总结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讲深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入脑入心入行。


参考文献:

[1] [4]佘双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价值指针[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3).

[2][3][8][10][11][13][14][18]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6]“‘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 [N].人民日报,2021-03-07.

[7]许瑞芳,纪晨毓.“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生活省思[J].思想教育研究,2022(4).

[9]韩震,何志攀.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思路下的思政课建设——访北京师范大学韩震教授[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1).

[12][16]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

[15]罗嫣才.教研参与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0(5).

[17]刘建军.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八个统一”[J].教学与研究,2019(7).

[19]许瑞芳,张宜萱.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现状调研与对策分析——基于上海市的数据[J].思想理论教育,2021(7).



责任编辑:张潇


打印复制链接
重庆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主办
Copyright © 2019 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32号 渝ICP备0600506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