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政研究 > 正文
汪立夏:“九入”心法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2021-07-13江西省教育厅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爱、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大家早已形成共识,无须赘述。近年来频发的学生心理问题乃至极端事件,不仅警醒着学校和家庭,也引发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理性面对、科学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教育系统亟待化解的重要课题。为此各地各校进行各方探索,建机构、进人员,入课程、抓普及、搞活动、做咨询、早预警、快处置、长关注,青少年抗压能力提高和人格素养培养初显成效。但个别地方和学校由于基础工作不实、推进不平衡、针对性不强、预警处置不及时等诸多原因,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极端事件仍然频发高发,令人十分痛心。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社会的希望,需要家校社协同呵护成长。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各方努力,在九个“入”字下足功夫,着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操作性和有效性,推动工作落地见实效。

一是入位,认识到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中国特色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础工作。首先学校应该认识到位,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融入学校学生工作管理体系,为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其次,师资要到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是关键,中小学校除了要建立心理辅导室,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达到1:500,超千人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高校要按照1:3000师生比配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同时将具有心理学、教育学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吸纳为兼职教师,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员管理,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专职化的心理辅导员队伍。

二是要入档,普查建档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要扎实落实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心理危机报告制度、跟踪反馈制度和档案制度。秋季入学后要尽早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尽早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切实掌握总体状况和重点人群状况。每年对新生普查建档,筛选高危个体组织面谈。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库”,针对重点学生群体要密切追踪并落实帮扶,每年要充实完善档案,动态追踪排查重点人员名单并持续跟踪,每学期报告高危个体状况。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负面清单,对因不掌握情况或工作不力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要严肃追责问责。

三是要入课,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

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要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和本校实际,制订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组织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全覆盖。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载体作用,形成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2个学分的必修核心课程,以《成功人际交往》、《大学生恋爱成长》、《人际交往心理学》等选修课为补充的课程体系。通过案例讲解、行为训练、知识竞赛等形式,帮助学生获得实用的心理预防保健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学会在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等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常识。

四是要入戏,自助助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

要积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努力达到了自助与助人的双重效果。积极开展学生心理情景剧大赛,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心理冲突、烦恼、困惑等,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编成“小剧本”进行表演。在剧中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学生表演发生在他们身边熟悉或亲身经历的故事,通过学生“自己演,演自己”,将“大道理”用“心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从中受到心灵上的启迪,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增进学生间交流和感情,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和阳光生活。

五是要入单,重点帮扶是建设心理平安的前题。

要建立心理特殊关爱群体学生名单,进行精确排查梳理,精准关注了解,定期谈心谈话,悉心照顾和监护好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异常、就业困难、问题家庭、生理缺陷、网络痴迷、思想迷茫以及存在其他特殊情况等的学生群体。对特殊关爱群体学生档案实行专人负责统一管理,班主任负责跟踪及管理,相关学工干部共同参与教育帮扶,做到全面慎重、严格保密、精准有效。

六是要入网,运用网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要打通心理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形成“互联网+网格化管理+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格局。在省级层面以更高站位、更科学的顶层设计推进各高校、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普及和统计工作,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运用大数据网络平台打造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及数据共享,在信息化建设中推进标准、接口、编码的统一,从多源、分散、碎片化的大数据中找到信息和规律,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进行无感化重点人群追踪排,以实现“学生管理、心理测试、教育教学、生活服务”等互通与共享。要积极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专栏,定期发布贴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开展分时段网络即时心理辅导服务、邮件支持服务、网站平台咨询服务,积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满足青少年对网络的正向需求。

七是要入室,“手臂延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

要延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臂”,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入寝室、进教室,倡导“朋辈互助,助人自助”的理念,组织开展同辈心理辅导,将“工作手臂”延展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开展同辈心理辅导有利于相互间的理解和沟通,更有利于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工作。教育主管部门要编写《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寝室心理保健员工作手册》,使学生掌握自我调适技巧,掌握基本的心理互助技术,在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同时有效帮助学同学调节情绪,提供心理支持。朋辈辅导员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群体,必须要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首先要开朗乐观,有亲和力,自身心理健康情况好;其次要善于倾听、善于沟通,有责任感,乐于为同学服务;再次要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意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具备“职业素质”,对心理辅导感兴趣,并严格遵循保密原则。

八是要入力,形成合力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格局。

要着力构建“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推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守护学生心灵健康。针对部分家长不正确看待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干预和治疗的过程中不重视、不配合,甚至直接导致危机事件的发生等问题,加大对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编写家长与班主任共读的操作性教材,帮助其掌握基本沟通及辅导技巧促进孩子成长。通过家长会的形式,让家长掌握基本的亲子沟通方法与策略,使“家校社”真正形成合力,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九是要入心,校本研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催化剂。

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在实践和研究中提升工作水平和实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日常教育、课堂教学、心理问题筛查、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都很高。首先,各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探索出既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趋势,又贴近学生生源特点和心理需要的科学心育模式;其次,要努力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入脑入心,把生命教育纳入心育,形成塑造积极人格,培养“情智双全、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最后,要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个别心理辅导,班级辅导,网络辅导、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促进家校紧密合作,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营造关爱学生心理健康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本旨向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时代新人。“九入”心法不只在于创新,更旨于入心入行,希冀从实践中更加突出“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理念,对正处于发展的青少年学生坚持做到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及时疏导、恰当帮扶,让健康的学生更健康,让存在心理困扰的学生走出困扰,最大限度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打印复制链接
重庆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主办
Copyright © 2019 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32号 渝ICP备0600506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