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思政名师 > 正文
文学平:三尺讲台勤耕耘,启智润心育新人
2024-07-29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培育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是我们每位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平说。

内容为王上好每一堂思政课

担任思政课教师20余年来,文学平每年平均要讲授280余节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他不断增强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的疑惑,让每个学生在每堂课上都有收获。学生评价他“上课气氛很活跃,文老师喜欢问问题,学生也可以随便提问题”。教育部督导专家随机抽查听课,评价他“讲授生动且有深度”。2017年,他带领团队入选首批重庆市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2019年,他参加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获一等奖;2021年,他作为负责人的“当代西方知识论研究”课程获批重庆市研究生优质课程;2022年,他作为团队核心成员,参与教育部思政课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配套课件的制作。

守正创新提升整体效能

文学平积极探索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组合式实践、多维式考核”改革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使每个学生情感上受到熏陶、认知上得到深化、能力上得到锻炼,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效能。近年来,他先后主持市级思政课教改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他主讲的两门专业课程入选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他带领的团队于2021年成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工作室多次联合市内外的其他名师工作室举办集体备课活动,并指导青年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以研促教用学术讲政治

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离不开学术支撑,而学术来自对问题的深入研究。文学平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世界宗教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哲学动态》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10篇。他在马克思的宗教哲学、知识论和信念伦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善用社会大课堂突出实践导向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上课不能只是从理论到理论,而是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文学平通过带领学生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实地调研、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参观学习等,使学生切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收集了乡村振兴的鲜活素材,并将乡村振兴的生动事例融入思政课教学。他还依托市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重点建设共同体平台,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其成果入选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践案例。

打印复制链接
重庆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主办
Copyright © 2019 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32号 渝ICP备0600506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