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联播 > 正文
重庆交通大学:弘扬“两路”精神 锚定一流目标——创新发展守初心向未来
2024-05-22白凯 徐洁 李坤

5月22日,重庆交通大学举行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原创作品首发仪式,该校拍摄的微电影《桥人生·桥天下》、微视频《“两路”精神薪火相传明德行远交通天下》及歌曲《两路》正式发布。这是今年学校实施传承弘扬“两路”精神“七个一”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路”精神重要批示10周年,也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重庆交通大学作为“两路”精神的源起者、实践者,担负着传承弘扬“两路”精神的使命任务。

“‘两路’精神是学校立德树人的思想基石,‘铺路石’精神是立德树人的文化传承,‘明德行远、交通天下’的校训精神是面向未来的奋斗志向。‘两路’精神、‘铺路石’精神、‘明德行远、交通天下’的校训精神构成了重庆交通大学的精神源流体系,是全体交大人奋斗不止的力量源泉。”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宫辉说。

深耕交通,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交通天下。重庆交通大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传承弘扬“两路”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了国家级人才团队、国家级平台、国家级重大项目等历史性突破,内涵式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了力量。

党建引领 勇担使命唱响交大华章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党委、旅游与传媒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土木工程学院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榜上有名,这是学校党建工作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

近年来,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始终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用事业发展实绩检验党建工作成效,通过党建示范引领和质量创优,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学校领导班子年度综合考核连续5年获评“优秀”。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配备率100%,建成全国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标杆院系、样板支部6个。畅通“领导—非领导—专业技术”岗位有序转换干部成长发展路径,选用一批来自教学科研一线的优秀年轻干部,干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满意度持续向好。220余项党外人士资政建言成果被上级采纳。学校入选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高校,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高校。学校还入选清廉重庆建设试点示范单位和优秀实践案例,入选教育部高校廉洁教育活动优秀作品。建成党风廉政教育“三个中心”。

党建助力 “两路”精神绘就育人底色

时间回溯到2023年9月,重庆交通大学乌兰布和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试验示范基地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是重庆市生态力学未来技术学院创新实验班(简称实验班)的学生,在这里开展场景项目式研学活动。

几天时间,学生们开展了荒漠耐旱植被恢复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土壤紧实度测量等多种科学实验,聆听了“最美科技工作者”易志坚教授“敢于跨界、敢闯无人区,让科学原理和实事说话”的现场报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技术的力量、创新的力量,也许这才是我们‘人定胜天’的底气吧!”实验班学生李名扬深有感触。

据悉,实验班是重庆交通大学新工科教育改革试点班,旨在通过变革人才培养范式、革新教学组织形式、集聚多学科专业技术优势、汇聚多领域社会资源,建立面向未来的柔性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具有前瞻思维和科学素养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型人才。

近年来,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多元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完善全链条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入选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获批重庆市卓越工程师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数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生态力学未来技术学院。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荣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获批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改革项目6项。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2300余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60余项。学校被评为“全国高质量就业最佳创新与实践高校”。

学校坚持将学科建设作为提升办学层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强学科建设。土木工程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第五轮学科评估实现历史性突破,2个学科进入全国排名前20%、5个学科实现提档晋级目标,学科影响力日益彰显。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3个,获批“十四五”重庆市重点学科16个、重庆市“人工智能+”学科群4个。

党建赋能 为国之所需勇攀高峰

4月底,在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的平陆运河建设现场,施工作业如火如荼。千里之外的重庆交通大学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里,科研团队的技术研发工作也一刻没有停歇。

2022年8月,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正式开工建设,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跨流域江海连通的大型运河。平陆运河全长约135公里,项目估算总投资700多亿元,建设工期为54个月。项目建成后,能通航5000吨级船舶,将为我国西南地区开辟一条由西江干流向南入海的江海联运大通道。

由重庆交通大学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型运河工程水生态安全保障技术与示范”项目,将为保障平陆运河水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并促进运河航运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这只是重庆交通大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勇攀科研高峰的一个缩影。

高校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和主阵地,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重庆交通大学致力于培育交通拔尖人才、助力行业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科技创新能级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

学校成功获批山区桥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成6个国家级科研及教学平台、48个省部级平台、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平台矩阵。牵头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山区桥隧国家重点实验室服务20个世界之最的桥隧重大工程,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长江、珠江流域70%以上的试验研究,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推广转化重点科技成果100余项,入选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百强高校。

学校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不断涌现。新增国家级人选7人,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涌现出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教师等一批先进典型。

近年来,学校还主动服务“一带一路”、交通强国、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建设,签订重大项目116项,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72项,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实习实践基地300余个,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励23项,获批交通运输部专业能力评价项目培训资质6个。学校牵头成立重庆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产学研合作联盟、中欧班列沿线国家国际中文教育联盟和桥梁艺术设计联盟,获批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2个、海外孔子学院2所。

明德行远守初心,交通天下向未来。重庆交通大学将坚持把“胸怀国之大者”、服务国之所需作为时代责任,把特色发展深耕交通作为不懈追求,把人人有责、人人奋斗作为力量源泉,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重庆交大智慧和力量。

作者:白凯 徐洁 李坤 

来源:中国交通报 

打印复制链接
重庆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主办
Copyright © 2019 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32号 渝ICP备0600506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