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于4月23日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为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西部大开发指明了方向。
四川外国语大学师生热切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和视察重庆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备受鼓舞,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站在新起点,锚定新目标,勇攀新高峰,为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外国语大学贡献力量,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而努力奋斗。
邹渝 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重庆发展、始终关心重庆工作、十分牵挂重庆人民,为重庆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在新时代新重庆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的重要讲话,令我们精神振奋、备受鼓舞。学校党委聚焦首要任务抓好“第一议题”,于4月25日下午召集全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研讨落实;4月26日上午,学校举办西部高等院校外语教育教学联盟年会暨“新时代·新西部·新文科高等外语教育改革研讨会”,以“新文科”为引领,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在新时代、新赛道、新实践中要展现新风采、创造新业绩、彰显新作为,服务西部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建设。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贯穿学校各项工作之中,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推动重庆大发展贡献川外力量。
董洪川 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强调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意义重大,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作为重庆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四川外国语大学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实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以及西部大开发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四川外国语大学地处西部,又是西南地区唯一的专业外语院校,我们将会立足于西部大开发时代潮头,积极引进外籍教师等优质教育资源,扎实开展合作办学推动中外教育互学互鉴,鼓励学生“走出去”拓宽眼界视野,加强“留学川外”的品牌建设,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构建具有川外特色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我们将以开放的胸怀兼收并蓄,以学习心态博采众长,力争在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上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宋国华 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重庆时指出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重庆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肩负着建设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的历史使命。作为重庆唯一的国际关系学院,我们要更加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和重庆开放重大需求,充分发挥国际关系学科专业优势,加大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建设和适应内陆开放型人才培养改革力度,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坚实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支持;奋力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智库联盟内涵建设,依托智库联盟跨学科、国际化高端智库人才优势,强化队伍整合、研究咬合、成果耦合,为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融合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于一体的智力支持。
代彬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特别是提到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这也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日,学院与中新(重庆)跨境电商产业园共建的多语种跨境电商产业学院正式揭牌,期望在特色学科群建设、社会服务提供、创新创业孵化等方面探索产业学院建设新模式,构建“政府-高校-园区-企业”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推动高等教育与重点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持“学科引领、专业协同、一体两化、产教融合”的发展思路,以新文科建设大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持续提升学科专业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力量。
林移刚 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时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为重庆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我们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与党纪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一以贯之抓好落实,教育引导学校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师生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标对表岗位职责,坚持事业为上选干部,优化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工作机制;坚持固本强基抓基础,扎实开展“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建设,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朱士松 当代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
当代中国研究院是学校按照新型智库建设要求,践行“总书记有号令、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川外有作为”的重要执行单位,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求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要求,系统深化推动改革开放,做好科研、做好本职工作,联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智库等单位,讲好中国故事。
向艳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贴近重庆一域作出的精准战略谋划,为新时代重庆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质量开放,从而助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重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始终立足本职工作,在教育教学中加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理论成果去武装学生头脑,从而激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马力”,进而为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发挥好价值型塑的作用。
郭晓东 英语学院博士生党支部书记
时隔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重庆考察,对西部地区经济格局构建、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统筹规划和全方位指导,对于进一步纵深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一名外语专业的博士生,我们更应该在党的领导下,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承担跨文化传播使命,坚定文化自信,以开放包容的战略、守正创新的态度,讲好重庆故事、中国故事,为西部建设贡献力量。
张路苹 2022级本科生预备党员
4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特别提到,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同时也是服务过大运会的志愿者,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我感触颇深。川外是重庆唯一服务于大运会的高校,因此在大运会期间我肩负起成渝和中外“沟通桥梁”的角色,展现川外多语言志愿服务青年的风貌,助力成渝经济圈建设,努力成为“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未来我将始终秉持“海纳百川、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结合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国际化视野生动形象地向国际友人讲好中国故事。作为预备党员,我也将继续肩负使命,挺膺担当,以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投身西部大开发伟大实践,为新重庆建设和学校国际化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来源:四川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