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联播 > 正文
四川美术学院 | “四聚四化”构建“思政+艺术”育人大格局
2023-10-18四川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深化“四化”改革,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育并举”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结合艺术院校专业特色,以“四聚四化”为路径,扎实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开展,提升体验感、形成常态化,深入推进教学讲义“标准化”,教学资源“可视化”,教学方式“立体化”,教师队伍“专业化”,着力构建“思政+艺术”育人大格局。

一是聚焦为党育人,以“标准化”教学讲义,探索思政教育与课程设置的落脚点。立足艺术院校特色,发挥艺术专业优势,始终用足用好思政课这一思政教育主渠道,深化“思政+艺术”育人模式改革,坚持用主题创作夯实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创新优化思政教育新机制,打造艺术院校思政教育新体系,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推动思政教育入脑入心,着力培养理想高远、信念坚定、专业扎实的优秀艺术人才。优化思政课程“5+1+1”结构,围绕“人民设计师”培养目标,探索“思政育人+专业教育”新路径,开展“1+1+X”工作室制2.0版建设,9个项目获批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1门课程获批重庆本科一流课程。以“英模动漫绘”为主题开展的“思政+艺术”研究,获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立项,获市高校“十大育人”精品项目。

二是聚焦审核把关,以“可视化”教学资源,拓展思政教育与艺术教学的契合点。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联合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开展各类讲座,与学院第二课堂的融合,营造深层浸润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全面实施党建引领教学创新、党建引领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在重庆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和市教委宣教处等部门指导下,参与筹建“重庆市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先后与《重庆日报》《当代党员》《党课参考》等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充实教学资源。持续加强讲座、论坛、报告会、展览等哲学社会科学类活动申报管理,修订完善学校哲学社科类活动申报管理办法,截至目前,共受理各类哲学社科类活动申报210余项,审查讲座主讲人背景和讲座内容120余位,登记备案校外媒体采访报道16次,确保各项活动符合时代要求和价值导向,切实提升活动质量。

三是聚焦结果导向,以“立体化”教学方式,挖掘思政教育与艺术实践的结合点。坚持学生主体性的原则,正确把握好政治性和思想性之间的关系,拓展多向性、互动性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促使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互为一体,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根据学生特点,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知行互动、内外互动等方式,组织开展“城市意象,在地共生”、“用艺术讲党史”、“星汉灿烂——中国现代美术在重庆1937—1949”等思政建设成果作品展10余场,“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中华魂”征文大赛、“踏野绘艺”写生分享活动、劳动教育Vlog征集大赛、“云上马拉松”晒运动等主题教育活动20余场,“思政+艺术”特色作品《山河锦绣》亮相中央电视台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带领学生组成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服务团前往各地乡村开展“美绘乡村”院落墙绘系列活动,以风土人情、特色农产、乡村振兴成果等为主题,为各乡村专属设计、绘制壁画面积3000余平方米,打造当地乡村旅游打卡点,受重庆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5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1人,连续4年荣获“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

四是聚焦专业提升,以“专业化”教师队伍,把握思政教育与教师能力的关键点。选优育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强化政治引领,树牢理想信念,严明师德师风,扎实推进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把师德师风作为招聘引进的主要考察内容,及时了解新进教师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思想品德。不断推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年”建设,推进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贯彻落实,先后邀请思政专家邓卓明教授、白显良教授、靳玉军教授做集体辅导,制订《专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进一步加强辅导员思政培训,提升辅导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充分发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示范作用,获评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全国社会实践优秀个人1人,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优秀辅导员1人,暑期“三下乡”重庆市级优秀团队,“三下乡”校级先进工作者1人、优秀个人3人。代表重庆赛区参加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课程思政副高组三等奖。

打印复制链接
重庆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主办
Copyright © 2019 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32号 渝ICP备0600506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