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联播 > 正文
西南政法大学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大力实施有组织科研
2022-07-14​西南政法大学

为加快集聚和培育一批具有学术原创能力,能为国家和区域发展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高水平科研创新群体,西南政法大学大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和管理机制创新,实施创新研究团队建设支持计划,对标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目标要求,鼓励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着力提升科研人员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

第一,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一是聚焦国家战略。围绕人权法治、涉外法治、安全法治,充分发挥高端智库作用。在人权法治领域,承担国家高端智库重点课题和专项任务64项,报送成果396篇,多篇获重要批示;搭建国内首家人权数据库,创办《人权法学》期刊及《中国人权评论》集刊、丛书、译丛,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学校重大智库成果《<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实施情况评估报告》。在涉外法治领域,建设中国与东盟法治学术交流合作“四大”品牌,提升中国法治传播能力;与柬埔寨、老挝司法部、东盟法律协会、泰国司法学院、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等16家单位及11家东盟国家律师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创办开放式年度国际论坛“中国—东盟法学院院长论坛”,创设订单式为东盟国家及组织培养高端法治人才模式。在安全法治领域,出版国家安全理论研究、国际反恐、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系列丛书,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多篇成果获重要批示。二是服务地方需求。地方立法创新团队在基层社会治理、生态共建共保、区域司法协作等领域开展协同立法、立法后评估和相关专题研究,全国率先开展法规整体清理评估、结构评估,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认可并推广。知识产权研究团队服务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整合区域优势资源,瞄准国际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发展前沿开展系列研究,为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提供决策支撑。三是拓展法治科技。以西部(重庆)科学城项目“证据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平台”为依托,积极推进法治科技团队建设。建好“大数据侦查实验室”“电子取证实验室”“VR模拟现场勘查实验室”等新型实验室,开展“现代物证理化测试中心及环境分析环境损害鉴定”“司法语音示范实验室及法庭语音证据评价”等重点项目研究;建设全球唯一的东盟国家法律数据库及法律查明服务品牌,东盟法律数据库及查明中心为世界各国提供东南亚国家法律查询服务,深度参与最高人民法院域外法查明平台建设。

第二,优化遴选机制,实行“揭榜挂帅”科研组织模式。一是创新领衔机制。整合已有特色领域和研究基础,发布一批“揭榜挂帅”榜单,建设重大团队、重点团队共51支。团队建设由首席专家按榜单提出申请,经学校遴选审核后备案建设。团队首席专家在研究团队中发挥凝聚作用和引领作用。二是推进交叉融合。瞄准交叉学科领域发展前沿,推进法学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以主干学科为支撑、多学科协同参与的联合攻关机制。组建人工智能安全法律问题创新研究团队、法庭科学前沿理论与技术创新研究团队、证据科技创新研究团队等交叉团队等跨学科、跨学院、多学缘研究团队。三是强化传帮带。团队设首席专家1名、核心专家3-5名、其他团队成员4-10名。团队由首席专家领衔,学术中坚力量担任核心专家,团队整体和个人均设置考核目标任务。这种模式强化了团队整体效应和传帮带作用,通过定期交流科研学术信息、定期召开团队建设推进会,激发团队协同攻关。

第三,推动资源集聚,构建高端科研平台支撑体系。一是强化高端平台引领。依托国家级基地东盟法治研究院,推动建设涉外法治与东盟国别法高层次人才梯队,探索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创新研究。依托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推动新时代中国人权法治体系创新等研究。二是强化社会力量协同。教育部省部共建地方立法协同创新中心与实务部门深度合作,研发“地方立法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地方立法程序评估指标体系”,对全国地方立法文本进行抽样评估分析,发布中国地方立法蓝皮书《中国地方立法报告》。与行业知名企业建立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关系和产学研链条式创新团队。三是强化学术品牌塑造。搭建学术传播平台,开通“学术西政”公众号,对团队高水平特色成果进行深度挖掘和系统推介。推进代表性成果评选,遴选《英汉法律用语大辞典》等代表性成果。实施一流成果孵化计划,全力打造培育大辞典、思想通史、全书等大部头“鸿篇巨制”。

第四,注重整体效能,健全基于贡献的团队评价机制。一是注重集体评价。通过实施创新研究团队计划,形成更强调团队的整体成长科研评价模式。在团队考核中,既有共同任务,又有成员个人任务,既强调发挥首席专家的示范功能,又强调激发凝聚和帮带职责。二是注重长周期评价。研究团队考核分为周期考核和年度考核。对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等级的,对应考核等级给予团队建设绩效奖励;对年度考核结果虽不合格,但经考核评估小组审议、学校审定的时间跨度长、成功率低的创新领域研究仍可予以支持。三是注重质量导向评价。制定科研绩效管理办法,突出质量导向,对以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为主要指标的科研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修订智库成果认定办法,将参与国家地方决策咨询活动、国家和地方立法活动、制定国家标准等服务社会发展的成果纳入智库成果认定范围,充分发挥科研成果分类评价的引领作用。

打印复制链接
重庆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主办
Copyright © 2019 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32号 渝ICP备0600506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