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联播 > 正文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资育并行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2025-04-11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资育并行”,不断完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通过“资以保障、育德为本、资育结合”等措施,将学生资助工作有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取得显著成效。

一、资以保障,奠定基础。一是精准识别,确保资助无遗漏。构建多维度贫困生认定体系,充分利用“学生关爱平台”完善资助工作全过程跟踪和服务保障机制。2024年建立困难学生档案4959个。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贫困生,确保资助覆盖到每一个真正需要的学生。二是全面覆盖,实现资源广分配。设置奖学、助学、发展3类资助项目,构建互为补充、功能多元、内涵丰富、覆盖全面的“奖、助、贷、勤、补、减、免”七位一体资助政策体系。拓宽社会资助渠道,与渝北区中华职教社建立合作关系。2024年学校各级各类资助项目人数达1.89万人,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费、生活费等保障性需求金额达3284.93万元。

二、育德为本,塑造品格。一是思政引领,强化育人导向。坚持学生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强化感恩教育,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支持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实践中,在奉献中践行感恩,在行动中传递友善。依托“劳动月”“雷锋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受助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受助学生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二是活动熏陶,营造育人氛围。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搭建榜样示范平台。2024年开展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事迹报告会、先进事迹展览会等,学生覆盖率100%。坚持制作“榜样的力量”系列视频,挖掘一批自立自强、回馈社会的先进典型,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班团会进行大范围宣传,切实发挥引领示范效应。

三、资育结合,协同推进。一是以资为引,激发育人动力。以诚信感恩教育与自立自强为主线,以“心光·励行”主题活动和“铸人·筑梦”主题班会等为抓手,实现资助育人活动全员覆盖,推动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在满足受助学生生活需求的同时,坚持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升学培训、技能培训、自主创业等支持。2024年举办“励志赋能”成长训练营4期,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00余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引导受助学生培育自强精神,激发育人动力。二是以育促资,提升资助成效。加强对受助学生的教育管理,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人一档”跟踪台账,构建跟踪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资助策略,提高资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反洗钱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资助诚信教育主题班会、诚信教育宣传作品征集活动等。抓好助学贷款毕业还款确认等契机,分群体、多角度、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成为诚实守信的践行者、示范者和监督者。

四、育人成果,彰显成效。一是学生自强,展现育人成果。坚持“人人出彩”育人理念,从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出发,积极开展扶困扶智扶志工作。搭建成长平台,鼓励受助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技能大赛,切实提高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在学校近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的获得者中,受资助学生占到了90%以上。2024年受资助学生中2人获得2024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二是感恩回馈,升华育人价值。学校结合专业特色,建立针对性的服务菜单,通过“你点我供”的方式,让受助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如家电维修、四点半课堂、书法课堂。同时部分受助学生毕业后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队伍中,全面推广家乡农产品,带动当地村民就业,以实际行动感恩和回馈社会。

来源: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打印复制链接
重庆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主办
Copyright © 2019 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32号 渝ICP备0600506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