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定点扶贫部署安排,西南大学定点帮扶云南省昌宁县。西南大学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把定点扶贫作为当前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加强与昌宁县的沟通与交流,科学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帮扶工作目标,细化落实责任任务,用心用情,举全校之力做好定点扶贫昌宁县工作。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实施体系化帮扶。学校成立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定点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谋划定点扶贫各项工作。党委常委会每月定期研究定点扶贫工作,分管校领导每周召开定点扶贫工作调度会,推进落实定点扶贫任务。实行目标责任,学校制定定点帮扶昌宁县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加强校地联动,学校与云南昌宁县主动联系沟通,学校和地方领导快速实现互访共商帮扶工作,深入开展需求调研,科学制定帮扶方案,积极落实帮扶举措。建立落实机制,牵头部门统筹落实,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各层次的对接机制、工作交流机制、项目推进机制、督促检查机制、条件保障机制,明确责任,抓好落实,保障定点扶贫工作有序开展。选派干部挂职扶贫,担任县领导和驻村第一书记,为学校完成各项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聚焦发展需求,实施精准化帮扶。学校发挥办学特色,把产业发展、教育提升、人才培训作为帮扶重点,整合全校资源,强化各个层级的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精准落实,一批项目在昌宁落地见效,为昌宁的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对标对表定点扶贫要求,全面完成“6个200”任务。投入帮扶资金合计320万元,涉及昌宁初级中学信息化建设等5个帮扶项目。引进帮扶资金合计450万元。引进投入155万元,用于魔芋产业发展项目。引进投入195万,用于昌宁县民族中学运动场改造、茶叶基地建设和设立昌宁县西南大学含弘奖学金等项目。引进捐赠100万元,用于昌宁县脱贫攻坚工作。培训基层干部合计676人。其中,线上培训212人,脱贫攻坚干部线下培训464人。培训技术人员合计682人。其中,中小学教师和校(园)长培训212人、学科教师培训及高三教师培训470人。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合计304万元。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合计351万元。开展青年学生开展“六个一”支教帮扶活动。帮扶云南昌宁引进高层次人才。
三是发挥特色优势,实施常态化帮扶。着眼长远发展,充分发挥学校的农业、教育、文化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组织实施 “乡村振兴助推工程”,完成2020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昌宁县优质柑橘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学校自筹经费120万元,帮助昌宁县编制《昌宁县优质柑橘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昌宁县“十四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昌宁县“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围绕魔芋、蔬菜、柑橘、茶叶、核桃、养殖等特色产业,组建专家团队,组团指导产业发展。围绕十四五昌宁发展,在战略咨询、科技成果推广、技术服务、文化提升、人才培训等方面为昌宁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提供全方位的帮扶,为昌宁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