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联播 > 正文
重庆交通大学“三聚三实”赋能毕业生就业
2020-11-27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把“甘当路石,奉献交通”作为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的价值导向,聚焦“大战略、大工程、大情怀”,持续推进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一是聚焦国家大战略,切实拓展就业工作新市场。学校紧扣“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中的人才需求,进行专业提升、产学联动、就业拓展,不断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机制。近几年,根据国家战略急需持续对专业进行升级,毕业生更加契合社会需求,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毕业生工作胜任度连续多年超过90%;深耕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长江沿岸核心城市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地级市就业市场,实现全覆盖常态化拓展,每年参与专项就业市场拓展超100人次,到校招聘单位年均增长15%;牵头发起成立长江教育创新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借力高水平大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多次荣获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最佳合作学校,进入中国建筑集团公司招聘高校名录,毕业生进入中建、中交、中铁、中铁建等大型央企国企的比例常年稳定在30%以上。

二是聚焦超级大工程,切实培养学生就业硬技能。学校不断深化“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主动对接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川藏铁路等超级工程,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型”学生,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紧跟超级工程建设技术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内河航道整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创设“茅以升班”“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物理菁英班”等实验班提升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紧跟行业融合态势,通过“‘艺术+工程’实验班”“重庆航空学院”等培养复合型人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获得世界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特等奖,毕业生到央企工程单位就业比例超过20%。紧跟海外工程市场急需,与中交、中建等骨干央企创设“3+1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班,增开国际工程知识课程,每年近10%毕业生在大三年级搭上就业直通车,赴海外工程项目就业。

三是聚焦家国大情怀,切实构建就业指导全体系。学校以塑造正确就业价值观为主线,打造“全程化”生涯教育体系。为每届所有大一新生印发大学四年《学生生涯发展手册》,引导学生树立“到基层、去一线”的就业观,实现低年级生涯教育和创业教育课程、高年级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教育活动的无缝衔接,近年来毕业生面向交通工程一线就业比例超过40%。整合“全员化”指导服务体系,提升就业干部工作能力,给每名毕业班辅导员配发《毕业生就业工作手册》,详细解读就业季各阶段工作重点;指定专家教授担任学业导师,邀请扎根基层的校友担任职业导师,聘请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树立毕业生就业类型多维度的榜样示范。落实“全覆盖”精准帮扶工作,毕业季伊始进行全覆盖的毕业生求职意愿调查,形成报告作为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重要参考,建立困难群体就业“一对一”帮扶台账并每月更新,实现有就业意愿困难群体100%就业。

重庆交通大学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奉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项目的海外校友群体、服务超级工程的中坚校友群体和扎根西部边陲的基层校友群体。大量校友响应国家号召,常年奋战在海外工程项目;西藏交通行业70%以上技术骨干毕业该校;共有19位校友入选全国十大人物,占比约三分之一。学校获批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和“创新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

打印复制链接
重庆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主办
Copyright © 2019 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32号 渝ICP备06005063号-11